道教是中国人的土着宗教。宗教的主要目的是学习“道”,培养“道”,实践“道”。由于“道”是这种信仰信仰的核心,宗教被称为“道教”。
道教自大约4700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存在。在春秋时期由老子推动,由东天大师张道陵在东汉后期组织为宗教运动。
道的嘘声及其作为道教主要文本的“道德经”确立了人们可以通过自我修养获得永生。虽然今天有许多道教教派,但他们的教义都是基于“道”的原则。
道教的基本信仰是“道”,这是一种信仰,即宇宙的无数事物都是由“道”创造的。道家认为“道”是永恒的,永恒的,因此通过修炼,可以达到“道”,享受地球上的好运和幸福生活,也永生于天国。
道家坚信积累优点,做善事,造福社会,也教育和鼓励他人发展道德和价值体系。道教的说法是这样的:“通过做3000件好事,人们将积累800个优点”,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希望获得永生,他/她必须至少履行3000个善行才能达到这种完美状态。
什么是“道”?
“道”最初是指道教大师所采取的“道路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意义已经扩展到包含规则和规则。人们相信,天地之间的运动也在变化,也遵循一套规则和秩序,这就是“天道”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。
“道”是一种永恒而无休止的元素,被认为是宇宙的生命力,无论时间和距离如何,它始终围绕着我们,尽管它无法被看见,听到或触及。
根据道家的信仰,神灵是“道”的表现,它们是由“道”的无形蒸气所创造的。在道教中,人们可以通过培养和实践“道”来达到“道”(不朽)。
“道”最初是指道教大师所采取的“道路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意义已经扩展到包含规则和规则。人们相信,天地之间的运动也在变化,也遵循一套规则和秩序,这就是“天道”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。
“道”是一种永恒而无休止的元素,被认为是宇宙的生命力,无论时间和距离如何,它始终围绕着我们,尽管它无法被看见,听到或触及。
根据道家的信仰,神灵是“道”的表现,它们是由“道”的无形蒸气所创造的。在道教中,人们可以通过培养和实践“道”来达到“道”(不朽)。
什么是道教?
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宗教,以学道、修道、行道为主要宗旨。由于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以“道”为根本,所以称为“道教”。
道教的发源很早,始源于黄帝,有四千七百余年的历史,而道教的教义发扬于春秋时期的老子(道祖),成教于东汉末年的张道陵天师。
道教尊奉《老子》一书为《道德经》,作为教内的主要经典,并相信人通过修炼,可以长生成仙。
虽然道教的派别众多,但教义上都以“道”为宗旨。
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什么?
道教的基本信仰是“道”,而宇宙万物皆是由“道”化生。
道教的宗旨是“重生”,认为“道”具有永恒的生命,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得道,享受人间的幸福,而且精神永生,长存仙界。
道教重视积功立德的功夫,主张关心民众的利益,济世度人。道门有“三千行满,八百功圆”的话,意思是若要想修炼成仙,必须做三千件好事,积累八百项大功,能够“体道合德”,便可成为真人。
什么是道家三宝?
道家三宝即慈、俭、不敢为天下先(让)。
慈:天下万物皆在道的孕育中生长,而万物应顺从于大道柔顺慈爱的本性。若人以仁慈的心修道,当可无往而不利,事半功倍,这就是“柔胜刚,弱胜强”的道理。
俭:不放纵奢侈而经常保持俭约、克制,则财备用量自然充足。若从精神而言,则可解释为聚敛精神,积蓄能量的意思。
不敢为天下先:若人以谦让的心处处礼让,不争先恐后;万物自然感戴而拥护他成为万物之首,正所谓“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”,与人无所争而必受众人所敬。
什么是“无为”?
“无为”是道教对待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态度的基本法则。道教认为:天道自然无为,因而治理天下时要顺应社会情况,与民休养生息;人的行事也不要妄自作为,应效法天道,讲求清净寡欲。若能与世无争,谨慎言行,人自然远离灾祸。
至于如何做到“无为”,《云笈七签》指出:“慎口食、慎舌利、慎处闹、慎力斗。常思过失,改而从善。”就是要我们小心饮食、谨慎言辞,在公众场合要谨慎检点对武力的争斗更加要小心处理,恰如其分而不任意妄为。故此,“无为”是一种积极进取,克己向善、求真的态度,而并非什么也不做的消极取向。
道教为何提倡清静?
“清静”即是心中没有烦恼,是道教教义的基本概念,也是道教信徒必须遵行的修持方法和处事态度。清净的目的,是要减少自己的私心、欲念,不违反自然和安于平静。
道教重视“清静”,因此“清静”是“道”的本性,如果人能保持清静的心,我们便能更加亲近“道”,所以《清静经》说:“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”。另外,老子很注重清静的修炼,认为“清静为天下正”、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,将“清静”作为修养心灵、身体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条件。
道教徒为何要诵经?
- 道教素以敬天祀祖,修道行教,利人济世为宗旨,而道士通过诵经拜忏,祈祷神明,内可以达到解脱人生的罪过,外则可以阐扬祖师所宣扬的无上大道。
- 念经又是道教徒的必修功课。根据道经记载,念经有消灾祛病延年益寿的好处。
- 通过念经,可以诉说自己的愿望,可以通达神仙世界、也可以追思祖先的功德。道教徒朗诵道经,还可以洗涤凡心,使心灵与神明相交通,是修道者欲登仙境的阶梯。在教义上,道教徒勤修经忏,以表示不忘祖师圣训,从而收到修身积善的功果。
道教徒如何上香叩拜?
上香:
面时圣像前,右手手指拈香,左手指包着右手指。上香时,用右手拉紧左手袍袖口,始用左手把香插上香炉内,并默念香咒“心香常焚得大清静”。
拱手礼(手抱太极):
两手相抱,举胸前,立而不俯:拱手礼亦称抱拳礼。
作揖礼
- 站在跪垫(拜垫)前,双脚站成“八”字形,两脚跟相距2-3寸。
- 一面躬身,一面双手于腹前合袍,自下而上。
- 右手离开,左手捂心,同时从容俯身,右手按跪垫,两膝下跪,紧接着,左手离开心口,按右手背上。继而俯伏叩首,并默念圣号。
什么是“道历”?
道历是道教专用的历法,按中国的夏历为标准,用六十甲子纪年的方法计算由黄帝纪元(公元前2697年)开始,至今(公元2019年)道历为4716年。
唐朝时代,尊老子为道教的始祖,于是以老子降生那一年(公元前1300年)为道历的开始,但到宋代以后,仍沿用黄帝纪元的历法。
在道教斋醮道场中,由于朝神的对象是十方一切神明,一般上表奏文都不会以黄帝纪元为计算的道历,而改以普遍流行的中国历法为纪年。
道士为什么会留长头发,穿着古服?
- 出家道士盘发插髻一是作为皈依大道的标志,信奉着中国传统的宗教,二是为了方便蓄留长发。
道士蓄留长头发,一来是为了顺应自然规律,二来是为了表示尽孝道,头发为父母所授与,不得轻易剪掉。
道教认为蓄留长发也可以保健养生。由于要经常梳洗,而梳头有助于大脑血液循环,减少疾病,因此出家道士需要蓄留长发,并盘发插髻。
- 至于出家道士穿着古服,因为道教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,而道服宽松、大方的特色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所以道士会穿着古装,以显示其追随宗教的传统性和民族性。
怎样许愿、还愿?
- 许愿是求神明保佑自己,令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,同时许下时神明的承诺。
- 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后,兑现对神明许下的诺言。
- 许愿、还愿不需择吉日,随时都可以许愿、还愿。
- 许愿之前最好能沐浴身体,斋戒净口。在神前敬三烛香,然后在神前伏拜虔诚祈祷,默许所求心愿,祈求神灵护佑,以实现自己的心愿。
- 至于还愿的规模可大可小,不拘形式,可以是做一些善事,可以是诵经,或献上供品,或重塑神像金身,或助印善书赠送,或捐资修庙等。
- 大家必须谨记,求神的心愿实现后,必须兑现当日的诺言。
与道教徒相遇时可以怎样称呼和行礼?
- 我们可以称道教徒为道长、仙长、师兄、师父、大师、爷。
- 由于道教和佛教不同,道士不用更改姓氏,所以也可带姓氏称呼,如某道长、某爷。
- 道观内各道士又有不同职务,大家可以其职衔称呼,如会长、方丈、监院、知客等。
至于道长之间见面时,一般都会按着传统礼节行礼,抱拳恭手,互相作揖。打招呼时,可称「福生无量天尊」,或称「慈悲」等。
七月十五的“鬼节”与道教的关系
中国民间的“鬼节”,亦即道教的中元节,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,道教在这一天庆祝地官大帝诞辰。
道经记载,每年的中元节,地官就会下降凡间,审定人间的善恶,而道教的宫观会于节日期间举行法会,日夜不停地设坛祭祷,虔诚诵读道经,燃香烛、焚宝帛、施衣食、拔亡度鬼,水陆超幽,祈愿万类众生得以普渡,咸登道岸。
道教认为,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,众鬼都会离开阴间,接受考校,而信众可以通过出资设斋为祖先祈求冥福,请地官赦免罪过,早升天堂。由于传说该日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,民间普遍会进行祭祀孤魂野鬼的活动,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。
道教神坛的“五供”有何意义?
道教称敬献于神坛的五种物品:香、花、灯、水、果为“五供”。
五供各有其意:
“香”是做法事时道人和神灵沟通的媒介和途径,主持法师的意念和祈祷都是通过焚香传达给上天和冥府的神灵;而香之味亦能够消除秽气,洁净坛场。
“花”为道场营造了洞天福地的神仙意境,能表达信徒对神灵的崇敬与虔诚,亦能感动上苍,拔度亡魂。
“灯”可以普照诸天,亦为处于幽暗漆黑的地府中的幽魂,开启光明,照亮冥途,脱离苦海。
“水”可以滋润阴间亡魂,使他们早日超升,亦可给阴魂沐浴净身,恢复真形。
“果”通常以五样供果为主,配合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的要求,用以供奉诸天列圣,亦寄意众生早日证果,超升仙界。
为什么要修道?
修道是要解决人对生死的突破。每个人的一生总会面对疾病死亡,而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,因为人本身有他的条件限制,随着岁月而衰老。不过,道教相信唯有“道”是永恒不灭的,如果人能与道合一,那么就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,永生不死,长存仙界,跳出三界五行外。
修道对我们现世的福报也是很大的。通过性命双修,可以令身心得到安顿,祛病延年,智慧增长。行善积德亦有助社会的和谐,利益大众,而神明必会明鉴,赐福消灾。
道教认为天地万物是怎样形成的?
道教认为,天地万物演化有自身的规律,并不是由某一位神灵创造,而是在“道”支配下的自然进化过程。
《道德经》指出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万事万物都是由“无”到“有”逐渐形成的。《道德经》又指出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
“道”是独一无二的,它蕴藏着阴、阳二气,二气相交成为和谐的状态,天地万物就是从这阴阳相交的结果化生出来,而世间的一切是经过一段很漫长的时间才陆续演化成今天的世界,这并不是短时间可形成的。
在家道教信徒应如何修炼?
道教信徒在皈依道门后,除了要有虔诚的信仰外,最重要是实践“修行”。假若信道而不修行,终不免沉于轮回中。道教的修行方法有很多,主要有四方面:
- 守持戒律,去恶从善:基本有五戒,包括不得杀生,不得荤酒,不得口是心非,不得偷盗,不得邪淫。
- 养心修善,功列仙班:发慈爱心,护育群生,苦己利人,积功修德
- 诵经礼忏,济人度己:常念天尊圣号,习诵道经、勤修礼忏,并依旨奉行,普度三界众生。
- 内炼金丹,超凡入圣:调理精神,护养身心,效法宇宙周天行,炼养金丹,追求天人感应
为什么要拜神?
“神”是指得道而有神通力者,也是修行圆满,有善行功德,证悟生死的圣人。
由于众生每天都面临各种苦乐,有各种的渴求而令心灵困扰,不能得到抒解。通过礼拜神明,便可将心中的说话,与神明分享。所谓「一诚上达」,神明必会感应,以大仁大慈的道心,赐福予世人。另外,我们拜神,亦因为是敬仰神明的道德、善功,所以我们亦应该效法神明的德行,致力行善积福,炼养身心,这样神明才会答应我们的各种愿望,得到福庇。
道教徒烧香有何意义?
烧香是从古代的祭礼中继承下来的传统习俗,道教认为香烟可以将我们的心愿通达神明。道经云:“道由心学,心假香传”,意思是学道要由心灵学起,而心意须藉着“信香”透出来的香烟,传达给九天尊神。
在烧香的同时,道教徒还要存想天尊的金容,感应仙真下坛,在香烟缭绕的云雾中降临。另外,香亦是敬神的供品,其香味能够消除秽气,洁净坛场。